“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这原本是提醒人们注意不要把头孢和酒精一起服用,没想到被小毛(化名)当成了自杀的一种方式。
“我太傻了,洗胃太难受了,本想着没有痛苦的说走就走,都是骗人的,比较起来活着舒服多了,真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啊,头孢加酒不是说走就走,是又后悔又难受”。
幸运的是,自杀前小毛发了个朋友圈“头孢加酒,说走就走,再见”,用早已经准备好的白酒服下头孢,还好朋友家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救治。
根据小毛的自杀想法和家人们的描述,医生对小毛进行了医学评估,小毛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
这揭开了小毛自杀背后的真相,原来小毛一直备受抑郁折磨。
因工作不顺,生活不顺,再加上又与家人吵架,一时冲动之下,就有了自杀的想法。
从此事件中,再次证实了我们身边人的行为和言语对于抑郁症患者的重要性,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他们奔溃甚至走向极端的导火索。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被抑郁症困扰了30年的患者分享了自己病愈的经历,当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抑郁症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时好时坏,反复发作,有时会觉得生不如死,很希望能够被人理解。可是,没有得过抑郁症的人很难感同身受。他们只会跟你说“想开点,坚强点,别矫情”。那种只有自己活在黑暗里的感觉特别难受,很难熬。有一天,我索性对自己说,大不了就是死,有什么可怕。于是我便什么也不想,该干啥干啥,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也好了。”
我们在陪伴抑郁症患者时,到底该怎么做呢?
01、理解他们,接受他们的症状
抑郁症最害怕的就是不被理解。
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你怎么就不能体谅体谅我们,为了你,我和你爸整天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活。你看看你,对得起我们吗?你一句‘抑郁了’,说不上学就不上学了。你让我们怎么办?”
因为抑郁症在许多人看来,就是矫情,抗压能力差。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抑郁症和焦虑症一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就是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临床治愈率高。所以,他们不是矫情,是真的体会不到快乐。
当家属抱怨孩子不理解他们时,孩子的内心可能是这样的:“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多理解我一些呢?其实,我也很痛苦的。”
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家人尽快好起来,不妨试着去理解他们,接受他们的症状,不要给他们太大压力。因为,他们比你们更希望自己好起来。
02、不过分唠叨,懂得充分尊重他们
唠叨对抑郁症患者是最没用的,甚至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大道理都懂,家属如果不试着去理解他们,只一味地去唠叨,只会遭到患者的厌弃、反感。
家属希望家人尽快好起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唠叨也要有度。建议家属在了解患者病情、症状的基础上,可以给他们一些合理的建议。比如,打坐,冥想等。
不要试图帮患者做决定,如果真的是为了患者好,不妨试着先和他们沟通。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家属在日后生活中可以顺利陪伴的一个重要保障。
当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时,他才会愿意去信任你、依赖你,也会愿意去配合你。如此,还怕不能治愈吗?
03、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
“你就是太懒了,你看XXX,同样是抑郁症,人家跑步跑好了。”
众所周知,运动对抑郁症有着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所以,有一些家属们在陪伴过程中,经常强迫抑郁症患者出去运动,如路绳,跑步等运动。
但是,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比如,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并不好,需要休息,而你一味鼓动他外出运动,他就会很烦躁。运动,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地突破自己。
比如,患抑郁症的人在早晨时经常有行动迟缓、懒惰、负面情绪较多的状况。这时,可以跟他们一起散散步,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04、不要过分焦虑
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表现症状常常伴随着焦虑情绪,他们会莫名的心情低落、焦虑不安。如果家属比他们还焦虑,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做为抑郁症家属,一定要做好长期陪伴的准备,不要过分焦虑。
如果你无法控制,不妨这样想想,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样?如果现在就是最坏的情况,那未来是不是就会越来越好?那为什么不积极一点?
只有当我们接受了眼下这个境况,去积极正视这种疾病时,家属和患者才能建立起和谐的陪伴关系。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