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爱情题材的古诗词不胜枚举,从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的缠绵,到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无数诗作和爱情一样被人们一代代千古传唱。
然而掩卷细思,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仿佛大多诗句都在描绘对爱情的理想、对情人的忠贞或对故人的思念,试图告诉我们爱情中的人们是什么样子;然而却显少有诗人去描述:人们究竟为什么会去爱。茫茫人海,要经过怎样的心路才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呢?
李商隐的一句诗多少道出了其中的奥妙:“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诗中的“犀”是神话《山海经》中被奉为仙兽的犀牛,传说犀牛的角里有一条白线似的纹理贯通首尾,被视作可以通天的灵异之物,故称“灵犀”。诗人借此向我们描述了爱情发生的“魔法时刻”:一只神奇犀牛,用它可以通联万物的角在两个有情人的心里轻轻一点,于是,爱情就发生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爱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是什么让我们被另一个人吸引、心生好感,进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今天我们不妨一起去看看这些藏在犀牛角里的爱情秘密…
接近性:进水楼台先得月
你也许会期待因妙不可言的缘分与某个陌生人的一见钟情,或者在遥远的他乡因一段浪漫邂逅开启的神秘爱情……但非常遗憾的是,这样的方式要遇到真爱的可能性十分渺小。
社会学家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恋爱和结婚对象是在与他们接近的人群中产生的,比如同学、同事、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人,或者拥有共同朋友的人等。这就是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接近性。
为什么接近性会引发喜欢和爱呢?原因很简单——近水楼台先得月。“易得性”让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和自己距离更近的人,或者生活轨迹有更多交互的人。你可以回想一下你的高中或大学时代,大多数人的初恋对象往往都在自己的同学、朋友或原本就相互认识的人中产生。人际交往的范围限制了爱情产生的范围,也让我们更容易被身边的人所吸引,这就是“低头不见抬头见”所带来的福利。
所以,“单身狗”们请赶快行动起来,先在自己身边寻找中意的对象;如果没有合适的,就应该考虑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广建楼、多搭台,创造更多“先得月”的机会!
相似性:与君共饮一江水
我们都知道有一种很烂的搭讪方式叫做:“嗨,你看起来很像我的一个朋友。”但其实这句话的确传达出一个关于爱的信息:我们会被那些与自己相关或相似的人所吸引。这些吸引我们的相似性,可能体现在对方的音容笑貌、思想观点、生活习惯甚至口味偏好上。我就曾听说过一段奇缘:一个姑娘去逛夜市,结果爱上了那个把最后一份臭豆腐让给她的男生。我想,成就这段爱情的除了男孩子的绅士风度外,也少不了两人在口味上的”臭味相投“吧!
所以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 的确没错,相似性让不同的两个人产生了特别的联结和满足感。当你发现心生好感的对象居然与你听同样的音乐、粉同一个爱豆;当你发觉另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和自己心心相应、三观一致的时候;当你如那首含蓄又深沉的情诗中所说:“日日思君不见君”,却能“共饮一江水”的时候,爱情也许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互动性: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网络上流行的一句爱情鸡汤说“谁先爱上,谁就输了“,但哲学家希卡托却说:“如果你希望被人爱,那你就去爱别人吧”。到底孰是孰非呢?
答案是:人们通常会喜欢那些喜欢上我们的人。这就是爱情产生的第三个秘密——互动性。其实几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熟知了这个爱情的秘密,《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就是指男女青年互生好感时互赠礼物,在这一投一报中情愫渐生、水到渠成。
那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喜欢上那些对我们好感的人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源于满足了人们对于爱和归属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当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后,人们就产生了被爱、被认同、被接纳的社交性需求,那些喜欢我们的人恰好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被爱的渴望,也因此容易让我们心生好感。
另一个原因是来自人们的“情感回报”反应。实验证明,当人们被告知有某人喜欢或仰慕自己时,内心会被唤起一种浪漫的情感,因此产生了情感回报的愿望,这就促进了两情相悦的发生。
那些幻想着“老天爷,请赐给我一个男/女朋友”的亲们,请醒醒吧!寻找真爱是要先付出的,发现了喜欢的人就请大胆表达,不然你喜欢的小哥哥小姐姐怎么能Pick到你呢?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觉得灵犀的秘密也不过如此——爱情的发生,无非是:靠近TA、找到和TA的相似点、表达对TA的爱。愿每个心中有爱的人都能拥有灵犀的神奇魔力!
摘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微信公众号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