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10日是第十八个世界预防自杀日,主题是“共同行动,预防自杀”。根据WHO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共有将近80万人自杀身亡,早期识别和治疗抑郁症是预防个人自杀的关键。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心境低落为主,临床特征十分丰富,其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下降或丧失。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2.思维障碍
包括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而思维内容多悲观消极,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己无能力、无价值。患者常自责,认为自己的存在影响了周围人等等。严重的甚至产生自醉观念,认为自己对不起家人和朋友,从而出现自杀观念。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这类患者多在综合医院多科就诊,但躯体检查常无阳性发现。
抑郁症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代表药物米氮平)等。
2.心理治疗
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常需合并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发作的疗效已经得到公认。
3.物理治疗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物理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主要适用于轻中度的抑郁发作。
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抑郁情绪?
1、适当运动:体育运动可有效提高情绪,坚持运动则效果更佳;
2、培养有益的兴趣:做感兴趣的事情会给我们带来满足和价值感,当我们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忘掉烦恼并产生积极的情绪;
3、学会倾诉:亲密的家人和朋友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对他们倾诉烦恼和情感可以帮助自己疏泄不良情绪,获得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
4、化解困难: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把困难的事情分解成若干小的容易解决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化解困难,从而增加信心、缓解抑郁情绪。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抑郁情绪持续两周以上,特别是当你出现轻生念头时,应该尽快到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就医,请医生进行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
摘自健康松江微信公众号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