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预防自杀日:紧紧抓住“松开的手”

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80万人死于自杀。这是一个严肃且令人心痛的话题。我们每一个对待生死的态度,都关系重大!

为什么有的人会放弃生命?面对种种生不如死的困难或者痛不欲生的经历,怎样去接纳与改变?如何帮助身边的他们走出自杀的漩涡?敬畏生命,给生命一个出口。请相信,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抚慰他人。

天台上的来电

小李是个很顾家的男人,一心想着让家人日子过得好些。然而,去年投资失败,他损失了100多万元。为此,妻子埋怨他,带孩子回了娘家。父母也不理解他,没有帮他还钱。一个多月他寝食难安,瘦了15斤。经过无数次的内心挣扎,他走上了高楼的天台……

小李跳下之前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他拨打了心理援助热线。“你好!感谢你信任热线,我非常愿意帮助你。请问你现在在哪儿?”“在天台。我已经走投无路了,唯有一死才能解脱。”

“你现在站在天台上,我很担心,也很揪心。你现在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来我们好好谈一谈。”小李拒绝了咨询员小韦的要求。小韦继续劝慰:“我虽然很难体会你的困境和感受,可我能理解你在那样的处境下出现自杀的想法。既然电话接通了,我们一起想办法。”

小李或许被小韦的真诚打动,顺从地走下了天台。小韦的心踏实了一些,询问道:“听得出来,你好像遇到了一些难题,慢慢说,我会在这里陪着你。”小韦的询问触动了小李,他开始倾诉心中的委屈、无助、无力和绝望。

更多的问询让小李开始客观看待困境及自杀问题。“如果真的自杀了,会有什么是你不想看到的后果?你的生命中是否还有什么让你割舍不下?”60分钟的交谈,小李的情绪稳定了,带着希望挂断了电话……

预防自杀,心动便要行动

自杀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个体故意损害甚至毁灭自己生命的主动或被动的行为。根据结局的不同,自杀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杀死亡,即一般意义上的自杀;另一类是自杀未遂,即采取了自杀行动,但没有导致死亡,身体基本上没有受到严重伤害。

自杀率是一个国家人群心理卫生状况的重要参照指标。关于自杀行为的分布特征,全球范围内都是自杀死亡男性高于女性,自杀未遂女性高于男性。一般认为,这与男性使用更为暴力、致死性更高的自杀方法有关。

自杀率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少年自杀事件常常成为社会焦点,但自杀率最高的人群仍然是老年人,65岁以上人群的自杀率一般是青壮年的3倍~4倍。老年人应当成为自杀干预和自杀预防的重点人群。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如何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完善老年人的自杀预防工作,是当前很迫切的一个问题。

阻断抑郁者的自杀路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但为什么会发生自杀行为呢?自杀可由精神障碍导致,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在幻觉和妄想支配下自杀;也有抑郁障碍患者,因为心情郁闷、悲观失望产生自杀意念,继而产生自杀行为。但自杀者并非都是精神障碍患者,也可能因社会文化因素而导致自杀,比如遭受重大创伤事件。

抑郁障碍导致的自杀是否会有一些可辨别的前兆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是出现了抑郁症状,如情绪低,没兴趣,无快感,睡眠差,浑身疼,缺动力,随后就想到死,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一死了之就解脱了。

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的人,我们要刻不容缓地采取措施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对于有自杀念头的人,应首先排除精神障碍。而对于确诊患有精神障碍的人,应该及时诊治。

自杀成功高发在周五晚上或者凌晨时段,如果有抑郁症状的人言语中表示“活着没有意义”“死了更好”,嘱咐和安排后事,表示无助、绝望和自身没有价值等意念,就应该在自杀成功的高发时段予以警惕,多注意这些人的行为。

如果身边有人想自杀,该怎么做?

首先,不要忽视他、指责他、抱怨他,多站在自杀者的角度去考虑,关注他求助的信号。也许他们不过是想要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有时哪怕一句“先找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喝杯热水”等,也好过千万句“一切都会过去”“你死了别人会很痛苦”“你看我以前也这样,不要矫情……”“你就是太闲了才会这样……”

对待有自杀倾向的人,最忌讳用怀疑、震惊、害怕、嘲笑的方式。请镇定地对待,并去理解他们。不要用激将法刺激他们,不要承诺说你不会告诉别人,不要任其独处、任其发展下去。

一旦我们识别出自杀的高危信号,该如何去帮助当事人呢?首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稳定当事人的情绪。

1.激发当事人的内在力量:可以帮助当事人找到自我调整情绪的办法,比如说做些什么样的事情,他可以情绪好转,放松一些,让自己能够从情绪的漩涡中缓解一下。

2.客观构建支持系统:要让当事人意识到无论是来自亲人,还是朋友的社交网络,乃至工作系统、宗教信仰的支持,都是有力的保护因素。一方面可以建议当事人分散注意力,多思考自己存在的支持系统;一方面利用情感的支持,助其走出阴霾。

3.防止意外发生:如评估当事人存在自伤自杀的风险,需要监护当事人,保证身处安全的环境,消除危险的工具。

4.最后,如评估有风险,建议可以带当事人尽快到精神科医院就诊,以鉴别精神疾病,最大程度上消除自杀风险。

当极端情况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们正在目睹当事人进行自杀行为,首先判断情境,选择应对方式,注意讲话节奏,注意倾听,注意异常的声音以及举动,敏锐警觉,语气不要急切,要温柔而坚定,适当鼓励引导当事人讲话,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安慰,表达自己的关心。紧急时刻需要呼救,请更多人帮助,或者选择时机拨打“110”“120”进行紧急干预。

摘自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