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网络欺凌“招摇过市”

  欺凌是指一种长时间持续地、并对个人从心理、身体和言语上进行恶意攻击,且因为欺凌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权力或体型等因素不对等,而不敢或无法有效的反抗。在各种类型的欺凌中,校园欺凌经常占据新闻头条。然而,校园欺凌只是冰山一角,在网络世界中,一种新型的欺凌正慢慢浸透,我们每一个人可能成为受害者,也可能成为施暴者。

  网络欺凌又称“网络暴力”,是指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社交平台上对他人恶意中伤的行为。相比于传统的欺凌,网络欺凌的不同之处在于,网络模糊了时间概念,可以发生在每时每刻。在社交平台上,只要施暴者愿意,甚至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对受害者进行网络暴力。除此之外,网络暴力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瞬时性 当今社会,如果想让全世界看到一条无关紧要的状态需要多久?按下发送键只需要一秒钟。

  匿名性 当我们遭遇校园欺凌时,施暴者一目了然。然而,网络却给了施暴者们一件完美的“隐形马甲”。在纵横交错地网络中,施暴者们可以隐去姓名,藏匿行踪,甚至可以披上另一个人的“马甲”胡作非为。

  零门槛 在网络上,施暴者不用忌惮于受害者地年龄、资历、权势等“附加属性”。一众“吃瓜群众”更可能由于一时兴起,随手转发那些满怀恶意的言论和图片,继而成为网络施暴者的帮凶。

  众所周知,网络在一次重置更新后可以洗刷先前用户所有信息痕迹,但那些网络暴力受害者们生理及心理伤痕可以“更新”吗?研究表明,相比普通人而言,网络欺凌受害人更容易出现酗酒、药物滥用、逃学、焦虑症、忧郁症、自杀等问题。

  那么,为何会有人利用网络来中伤他人,并乐此不疲地把这种行为当作炫耀的方式呢?首先,由于网络带来的匿名性。相比传统的欺凌,网络欺凌更具吸引力。其次,心理学家总结了两类容易施暴的群体,他们是受欢迎的人和处于社会边缘的人。受欢迎的人会利用欺凌使自己保持优势地位,同时伤害他人会让他们感受“权力在手”的优越。而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人选择欺凌则是因为欺凌行为本身可以缓解低自尊心带来的不安。他们认为,欺凌是处理同龄人关系的一种方式。此外,这类人群普遍缺少同理心,这也是他们频繁使用网络暴力的原因之一。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对于网络暴力的施暴者而言,正是他们自身未解决的某些问题导致了欺凌事件的发生。一项国外心理学研究显示,网络施暴者往往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的足够重视、有一定的焦虑或忧郁情绪、难以控制自身的情感或难以服从管理等。

  在纷繁变幻的社会中,如何做一个心智健全的网民?这无疑是每一个人面临的问题。与其做一个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不如试着培养自己辨清网络暴力的能力。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虚拟网络里,不妨从“真诚地尊重每一个人”做起吧。

  本报记者冷嘉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