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健康

  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在上海心理援助热线来电中,一些咨询者经常给自己下定义:“我的心理有问题。”这里的“有问题”多是指不良情绪或是来自内心的烦恼。来电的人遍布各年龄阶层,各自处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经历着各种各样生活境遇中的变化。上海心理援助热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红弋表示,从大量来电咨询中可以发现,认识和应对自己的内心烦恼是人们的普遍需要,而正确认识“心”健康是认识自己的第一步。

  多方面判断“心”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王红弋介绍,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生活质量高。

  “人们不妨从生活中的几个方面,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王红弋介绍。首先,应具备心理活动耐受力。这是指心理对于现实生活中长期反复出现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其次,是环境适应能力,就是人的生存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工作性质、人际关系等。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而且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心理健康还包括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如白天思维清晰、注意力集中,更适合工作。晚上能正常进入睡眠,以便养精蓄锐。如果一个人到了晚上就睡不着,那正是他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紊乱的表现。”王红弋说。

  “心理自控力也是判断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王红弋表示,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当一个人身心健康,他的情感表达往往是恰如其分、词令通畅。

  意识水平的高低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意识水平高低往往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王红弋认为,如果一个人经常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那么,就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了。

  此外,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的程度也有所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因此,心理康复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王红弋表示,社交能力、心理活动强度和自信心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当一个人严重地、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断绝来往,就是“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也可能处于一种躁虑状态。而心理活动强度是当应激性事件发生时,心理活动强度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致病。自信心是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心”事同源不同度

  “正如人体存在新陈代谢一般,心理一直处于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心理的不同状态往往都同为‘心’事引起,但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并非一个概念。”王红弋说。

  一般来说,心理问题是指持续时间较短的暂时性心理紊乱,心理活动反应不甚强烈。“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多是由于个人主观上对环境的不适应造成,多与人的成长发展有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会出现不同表现的心理问题,如儿童的任性、青少年的自我封闭、中年人的担忧、老年人的孤独,都属于心理问题范畴。对于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通过自我调适予以解决。”

  “心理障碍强于心理问题,多指初始反应就很强烈,并持续时间较长,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心理障碍多由人生重大事件引起,如家庭变故、婚姻危机、工作受挫、人际关系冲突等事件造成的暂时性情绪波动、失调而引起的不良心境、异常行为、性格偏离等。”王红弋认为,“多数人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及亲朋好友、心理医生帮助等途径,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状态。如果心理障碍长期持续、得不到合理的调适和治疗,就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的患者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的表现都明显地偏离了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心理疾病包括轻型和重型两种,重型心理疾病在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紊乱,如出现与现实不协调的幻觉、妄想等,重型心理疾病患者大多数还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王红弋表示:“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会经过不同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无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一味否认或者盲目地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显然都是以偏概全。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人被持续的心理负担影响到了生活、工作和人际间的社会适应,不妨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帮助。”

  本文作者为本报记者冷嘉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