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丧者应警惕情感休克

  人们在遭遇亲人去世等重大丧失事件时,往往会有很多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哀伤、焦虑、恐惧、无助、无望、失控、自责、羞愧、内疚、易怒……但是,也有些人并不表现出强烈的情绪,相反,表现得颇为理智。他们常常被误以为没有问题,但有时并非如此。患者李先生就是一例:失去妻子以后,他的情绪非常平静,没有异常悲痛的感觉。不过,他特别容易走神,整个人恍恍惚惚的,就像没有灵魂一样。

  那么,对于居丧者而言,这种反应正常吗?

  当人在遇到一些重大打击的时候,会出现休克、否认的时期,之后慢慢才能真正接受,完成哀悼。正如人在经受剧烈疼痛时,可能会痛得晕过去,医学上称之为“疼痛性休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同样,人在经受巨大精神打击时,为了自我保护,也会把情绪隔离开,让自己感受不到这些特别强烈、沉重的情绪,否则可能会一时承受不住,这种精神状态即称之为“情感休克”。

  情感休克包括心因性木僵状态和心因性朦胧状态。这些都属于心理防卫机制,实际上也是一种超限抑制。居丧者可能感觉麻木,或感觉不真实、常常发呆,严重者也可能表现退缩或反应迟钝甚至一动不动、一言不发,无法照顾好自己、不能清晰地感知周围世界。很多人都可能会在清明、忌日或是逝者生日等特殊的纪念日触发哀悼重现。如果一直没能完成哀悼,比如因为对去世的亲人有很多复杂的感受,内疚、愤怒等,或者是以前的成长经历中有过严重的分离体验,都可能会在一些特定的时候重复这个过程。

  所谓“完整哀悼过程”如何实现? 建议居丧者尝试体会自己的情绪,把那些想要对逝者表达的言语,用日记、绘画等形式记下来。同时,不要回避这个话题,可以选择信任的家人或朋友谈论感受。如果当下的状态已经对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建议向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求助,帮助完成这个哀悼过程。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方芳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