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恐婚症”

  “婚姻恐惧症”又称为“恐婚症”,是一种对婚姻或者亲密关系有着持续、非正常、无现实根据的恐惧心理,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

  由于现代婚姻的风险成本高,势必影响人们选择婚姻的心理。除了感情创伤导致的“恐婚”外,还有婆媳关系、家庭与事业的平衡、结婚成本无法负担、婚后失去自由,或者交往的对象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期待等各种因素。持续增高的离婚率,也影响着人们对婚姻的信心。

  其实,每个人在进入亲密关系之前,总会存在些许犹豫或焦虑。对婚姻的恐惧会影响个人的幸福感,不过,恐惧本身也暴露了自身或恋情存在问题。

  如果“恐婚族”想结婚但又“恐婚”的话,就要找出自己“恐婚”的原因所在。在婚前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在欠缺的方面做好准备,那么将来婚姻即使遇到困难,也能有办法应付。对于一些因为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性格造成的“恐婚族”,应努力使自己消除人际交往上的障碍,学会爱,学会和对方建立亲密关系。要学习如何经营一段婚姻,学习夫妻相处之道,让婚姻成为爱情的延续和升华。

  婚姻是一双鞋,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拒绝穿鞋,也许避免了因为鞋子不合脚而磨出血泡,但也可能因赤足行走而踩到钉子上,到那个时候,你或许会意识到,婚姻其实也是对爱情的一种保护。

  当然,在选择多元化的时代,如果既不存在恐惧心理也没有对婚姻生活的憧憬,那么做一个坦坦荡荡的不婚者也可以。总之,幸福的男女关系是治疗“恐婚症”的最佳方法。

  本文作者为上海市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梁肖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