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症状或是心理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精神障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两大主要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潘文麒指出,目前已有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可以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有报道显示,精神障碍患者在综合医院内科门诊就诊时,90%的患者主诉症状是各种躯体症状而不是精神症状,因此被漏诊、误诊或者导致临床过度的检查和治疗。潘文麒认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来自医患双方。一方面,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使医生的治疗往往以疾病为中心,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况。特别是对于非精神科医生来说,不能及时、准确地认识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这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另一方面,患者本身不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不愿意接受心理、精神科医生的诊治,也是国内患者较为普遍的问题。

  潘文麒介绍,在心内科门诊,经常碰见一些患者主诉胸闷、心慌、气短,叹长气后感到舒服或者症状减轻,而且症状反复,经检查心电图没有明显缺血或心律失常等异常,或者仅仅提示轻度T波变化等,但不足以解释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还有一些患者主诉胸痛,有时表现为刺痛,或伴有肩背部放射痛,但疼痛往往没有规律、部位不固定,常与活动及劳累无关,或者是活动及休息时均有发生,服用保心丸可缓解。这些患者往往已经就诊多家医院,接受过多次心电图检查,或者动态心电图、心超、平板运动检查等,均未见明显异常;同时也接受了一系列冠心病的中、西医药物治疗,但始终效果不明显。部分患者还接受了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排除了冠心病。对于这些患者,以前大部分是不了了之,现在随着大家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的转化,医患双方已经能认识并接受这种以“心血管症状”为表现的“精神障碍”,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抑郁、焦虑或躯体化障碍,通过给予一定的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诊于心内科的抑郁障碍患者,除了上述主诉症状外,还可以表现为精力减退或疲乏感;兴趣丧失或无愉快感;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自杀、自伤的念头或行为;睡眠障碍,比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食欲下降;性欲减退。而就诊于心内科的焦虑障碍患者,常表现为胸闷、胸痛,且胸痛与活动及劳累无关,可在休息或安静情况下发生、多为刺痛,心电图等检查没有明显缺血性改变。一般焦虑患者主诉症状较多,可以表现为多系统、多脏器的不适症状,比如出汗、面红、心慌、头晕、气短、尿频、恶心等,有过度担心、过度紧张,有时甚至感到恐惧,常伴有睡眠障碍。抑郁和焦虑障碍常同时存在,症状重叠,有时相互掩盖。

  这些患者的症状被称为“躯体化障碍”。所谓“躯体化障碍”是指多个系统检查,均未发现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或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经常变化、反复出现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这类患者病程长,一般在2年以上,反复在综合医院内外科求诊,常伴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

  潘文麒认为,心内科医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关键在于对这类患者的充分认识,能及时发现这些患者与抑郁、焦虑相关的一些核心症状。但要注意,不可因为心理因素而忽视了真正的躯体疾病,需首先检查和排除器质性的病因。对这类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治疗、家庭团体治疗、暗示治疗等。

  除了心理治疗外,药物治疗可以作为辅助,主要是各种抗抑郁药物。目前一些综合医院的心内科已经建立了“双心医学”的模式,有助于这类患者的诊治。必要时,也可以求助于心理、精神科医生。

  摘自上海大众卫生报